工作落实年|一分税款也不能少,民间借贷执行
监督小程序上线啦!
时间:2023-05-04
来源:大庆市红岗区人民检察院
作者:杨洪敏
编辑:申召祎
录入:王秋懿
审核:薛曼
【字体:大 中 小】
“你好,你申请执行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已受理完毕,你可以扫码关注一下民间借贷执行监督小程序,随时查看案件进度,接收普法宣传提示”,这是刚刚发生在大庆市红岗区人民法院立案庭的一幕,工作人员口中的民间借贷执行监督小程序能量可不小,它正是红岗区人民检察院察为堵塞税收监管漏洞,防止国有财产流失而研发搭建的检法税沟通协作监管平台。

“法院受理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案件后,当事人扫码关注小程序,不仅能实时查看案件进展,小程序还会第一时间向债权人推送个人所得税的普法信息,让债权人知法懂法,有取得利息需要缴税的心理预期。当债权人获得利息后,小程序又会向其推送需要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信息,同时税务机关工作人员也会电话提醒纳税人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债权人有了心理预期以后,能更好的认同自己从债权人到纳税人身份的转变,积极配合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极大的解放了税务机关催报催缴人力,得到税务机关的高度好评,税务机关对我们的公益诉讼检察、数字检察工作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红岗区人民检察院信息技术负责人李大鹏介绍道。该小程序自上线运行三个月以来,共发送普法宣传提示108条,涉案的40余位债权人均自主申报缴纳了利息个人所得税,1万余元个人所得税税款及时入库。

2022年红岗区人民检察院在开展国有财产保护专项监督时发现,经法院执行完毕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债权人取得利息后普遍未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造成国有财产流失。检察机关经调查发现此类案件数量众多、债权人取得利息数额多少各异,加之债权人流动性较大,税务机关如不能及时获取债权人取得利息的信息,事后催报催缴的执法成本将成倍增加。
为更好地解决利息收入个税申报的监管难题,红岗区人民检察院牵头,组织税务机关、法院多次召开联席会议,三方达成共识,搭建税务机关与法院沟通桥梁,将事后监督变成实时监督是实现系统治理、治理的关键。但面对体量庞大的数据,如果单纯依靠人工传递信息,将严重影响检法税工作效率。

面对这一困境,红岗区人民检察院主动担当,运用大数据思维,联合专业技术人员在该院数字检察法律监督服务云平台,嵌入民间借贷执行监督小程序,将向辖区法院申请执行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导入该平台,设置检察机关、税务机关、当事人端口,根据角色不同,设置不同的权限,保证检察机关第一时间对执行案件全流程监督、税务机关第一时间获得执行回款信息、当事人第一时间知晓个人所得税税收政策,从而保证民间借贷执行到位的利息,不论数额大小都能第一时间缴纳个人所得税,确保每一分税款不流失。

民间借贷执行监督小程序是检察机关公益诉讼数字检察智慧的结晶,不仅堵塞了民间借贷利息收入个人所得税的监管漏洞,更直观地体现了公益诉讼的办案理念,实现检法税三方协作共赢,助力个人所得税颗粒归仓。红岗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增强运用大数据的综合能力,适应信息化大势,充分挖掘、用好大数据,以数字革命驱动新时代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切实提升法律监督质效,促进解决法治领域深层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