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一体双轮”趋动 助推基层院创新
时间:2018-05-22
来源:
作者:胡颖婷
编辑:刘慧媛
录入:天翼瀚潮网络
审核:刘慧媛
【队伍建设】“一体双轮”趋动 助推基层院创新发展
大庆市红岗区人民检察院
红岗区人民检察院按照《人民检察院基层建设纲要》要求,以团队建设为根本,以“规范化管理、现代化保障”为发展动力,全面实施“一体双轮”发展战略,推动了各项检察工作创新发展。近两年来先后荣获“全省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先进基层检察院”、“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等荣誉。
一、突出团队建设,保持队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队伍素质、精神状态是决定检察工作开展好坏的关键。我院领导班子克服发展瓶颈,突出团队建设,挖掘“红检精神”激发队伍内动力,引领红岗区检察院全面发展。
(一)塑造优秀品质。红岗区是铁人王进喜率领的1205钻井队所在地,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发祥地。我院把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融注于管理的全过程,体现在干警思想和形象的塑造上。以铁人纪念馆为平台,组织新党员和新入院干警在铁人塑像前宣誓,定期前往铁人纪念馆、大庆岗位责任制发源地西水源等传统教育基地学习,收看“石油魂---铁人精神”专题报告会,开展庆七一“立足岗位做贡献”活动。学习铁人无私奉献、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营造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全院形成了学铁人、做铁人、努力工作、无私奉献的良好院风。
(二)挖掘“红检精神”。在铁人精神的影响下,干警们形成一种不满足于现状的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立足岗位,干好手中的平凡事,把大事做细,小事做精,实现人生价值。领导班子经过认真总结,从中发现红岗区检察院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将这种精神总结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不计私利的“奉献精神”、荣辱与共的“协作精神”、勤廉兼优的“守规精神”、居安思危的“忧患精神”。一批批干警将红检精神努力传承和发扬,运用于工作岗位,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有的干警身兼多职,在创建期间,家里公公住院、婆婆癌症手术化疗过程中从来没有耽误工作,在丈夫得脑瘤到北京因病手术时才请了半个月假,丈夫术后化疗都是亲人陪同,多项工作受到省市院表扬。有的干警生病办公室打吊瓶,有的手术没恢复在办公桌前累晕倒,有的在洪水中脚扎伤追捕犯罪嫌疑人,有的新年除夕夜连续一周抓捕办案,有的阑尾炎手术不忍请病假偷偷地请一星期公务员假继续上班等等事例举不胜举。干警的奉献精神推动了我院整体工作和多个单项工作多年在大庆市检察系统考核中位居第一名。
(三)提升队伍素能。我院把专业化职业化人才培养作为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用岗位最佳实践活动挖掘方法技能,用以师带徒辐射带动,传授执法办案技能。老同志带新干警,科室长带助手,“十佳”带骨干,结对帮扶,“一对一”指导,用心做好检察事业传承。用“技能大练兵、素质大提升、作风大转变、效能大提速”为主题的立体化培训,在日常点滴培养训练中提高干警的工作技能。用法律文书、精品案件评比、办案能手选拔等活动,给青年干警分任务、压担子、搭梯子,激发干警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用人文关怀,积极为干警排忧解难。组织开展摄影、球类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干警的文化生活,增强干警集体归属感。在院里掀起了开拓创新、竞争发展的新局面。各科室纷纷打造亮点品牌,“流程监管”、“信息公开”、“涉案款物管理”、“以师带徒”等经验做法在省市推广,12人被市院荣记个人三等功和嘉奖,5起案件被评为省级精品案件。“省级优秀考核庭”、“全省理论课题一等奖”、“省级优秀法律文书”等30多项省市级荣誉应运而生。
二、突出刚性管理的制度约束,保障执法规范化。我院采取案前统一卷宗模版——案中全程监控——案后结果质量评查的“一案三段”管理模式,杜绝执法漏洞和人为操作的空间,实现执法规范化标准化。
(一)从程序规范入手,制作模版化卷宗,确保执法办案标准化。卷宗装订不规范,没有统一标准,导致了入卷文书制作不规范、卷内材料排列混乱等问题出现,针对问题我院建立模版卷宗,倒逼案件质量提高和程序规范。围绕案件受案、提讯、审理、文书制作、送达、判决等关键流程节点,形成职务犯罪侦查卷、公诉卷、侦查监督卷、控申卷、民行卷5册模版化卷宗,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了低级错误、重复性问题的发生,从细节上做到规范执法。模版卷宗被市院借鉴完善后在全市系统推行,模版化卷宗经验被省院徐明检察长签批,在《检察日报》介绍经验,得到了省院高度评价。
(二)从节点规范入手,完善案件流程监控模式,促进案件管理规范化。我院建立了“三个一”流程监控管理模式,建立《流程监控制度》、《预警制度》、《通报制度》对业务科室办案进行监督制约,通过“一表、一书、一通报”对案件流程监控,通过案件管理工作备忘表、流程监控通知书,筛选类型聚焦重点,从源头发现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将案件流程监控细分为案件收结流转登记、办案期限红黄灯预警、法律文书使用不当或错漏情况、业务应用系统内未进行相关操作导致案件流程缺失情况、执法档案登记等11个节点,强化问题监控,提升了案件流程监控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从质量规范入手,健全案件质量评查机制,实现执法办案监管动态化。我院构建了集收发、过滤、防错、评价、预警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案件质量管理模式,规范各类案件的全程管理、动态监督、案后评查和综合考评等工作,使受案、审核、签批、监督、查评等程序全部实现网上流转。完善了执法质量评查机制,建立了瑕疵案件定期评查通报等制度。依托“六查”和坚持抽样评估常态化工作,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案管办评查、纪检部门督查、规范司法办公室抽查等方式加强规范管理,抽查的卷宗全部进行电子演示、集中点评,强化了问题整改,形成对每个部门、每个干警的办案量评价、办案质评价、办案难易程度等综合评价,有效提高了执法办案效率和质量,减少了办案差错率,取得了“零错捕错诉、零无罪案件、零涉检上访、零违纪办案”的明显实效。
三、突出信息化手段应用,保障检察管理科学化。我院借助信息化网络,形成一套以队伍网上评价、案件网上办理、政务网上管理的“一网三平台”趋动模式,助推检察工作科学有序运行。
(一)建立网上绩效综合评价平台,搭建人才脱颖而出的“竞技场”。 坚持把公正、规范司法作为评价干部的基础条件,建立网上绩效评价机制。绩效涵盖个人工作行为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工作量和效果等要素,把工作任务、执法质量、工作能力、参加活动、撰写文章、表彰荣誉、亮点工作、精品案件、日常管理行为等情况融入信息化网络管理系统,采取“网上定标、网上考核、网上公示、网上排名”的模式,形成一张《综合总分评价表》,实现“工作在网上掌控,业绩在网上展现,能力在网上检验,素质在网上提升”。根据总分在全院排名,对前五名干警优先表彰、评先、提拔使用。从考核结果中选拔了3名副科级干部和1名正科级干部,先后将4名干警放到重要岗位,任用2名干警担任科室负责人。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涌现出“全国妇女维权活动先进个人”、“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公诉人”、“全省十佳公诉人”、“全省侦查监督优秀检察官”、“全省检察机关职务犯罪追逃追赃专项行动先进个人”等优秀人才。
(二)建立网上信息化办案平台,为检察工作安装“助推器”。我院积极推进案件管理系统、审讯监控系统和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多媒体示证系统,在办案中从案件受理、审查、审核、审批到监督等环节都通过网上进行。建设网上举报、远程视频接访、案卷材料传输等系统,建立监外执行人群GPS电子监控管理网络,有效地提高了检察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技术手段,建立“两法衔接”统一信息共享平台,有效破解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监督瓶颈,增强了打击违法犯罪的合力。自行研发侦防信息查询平台软件,开展预测预警工作,形成静态信息库,为自侦办案工作搜集信息、分析研判、实际运用提供基础素材,全市检察系统观摩学习了我院侦防信息查询平台建设作法。
(三)建立网上政务管理平台,检务保障驶入“高速路”。我院推行“电子政务”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检察工作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先后投入资金购置了包括局域网络系统、审讯监控系统和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多媒体示证系统以及电脑、打印机等信息相关设备,并接入宽带网和开通了网上举报、电话举报自动受理系统等。建成检察专线网、局域网等基础网络,全面普及检察信息技术,由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更新和维护,实现了基层检察工作数字化目标。